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春秋類
詩類
地理類
編年類
故事類
別集類
別史類
史評類
政書類
術數類
類書類
別集類
總集類
太玄部
两说必有谬者若七月而禘献子为之时应有七月禘)
(矣烝尝过则书禘过亦应书何以献子之时不书七月/禘是知 献子
本无此言不得云礼记是而左传非也明)
(堂位后世之书其末章云鲁君臣未尝相弑也礼乐刑/法政俗未尝相变春秋 …… (第 3a 页)
    又案春秋止僖八年书七月禘至宣九年献
    子始见经故云献子之时不书七月禘要之
    杂记所记乃讥 献子
变鲁礼之由或当时暂
    行之而不恒行或 (第 29a 页)
献子
曾有是言而鲁未之
    行未可定也存疑以俟考
哀公十三年左氏传景伯谓太宰曰鲁将以十月上辛
有事于上 (第 29a 页)
遂行故也春秋时晋范献子适鲁名其二山自以为不
学当献子时鲁不复为二名讳而 献子
自以为犯其讳
直所谓不学者也礼曰诗书临文庙中皆不讳此乃谓
不讳见在之庙不谓己毁者也文王名昌武王名𤼵 (第 9b 页)
也者献子有此之失故记其失所由也注正义曰云记)
(鲁失礼所由者言七月而禘是鲁之失礼时暂为之非/是恒行故 春秋献子
之后无七月禘庙之事又此不云)
(自 (第 13b 页)
献子
始是不恒行也云孟献子鲁大夫仲孙蔑也者/以左传称孟献子经书仲孙蔑也云鲁以周公之故得)
(以正月日至之后 …… (第 13b 页)
大庙周之夏季即夏之孟月建巳之月又春)
(秋宣八年六月辛巳有事于大庙谓禘祭也是用建巳/之月案春秋宣九年 献子
始见经案僖八年于时未有) (第 13b 页)
(献子
而七月禘者郑答赵商云以僖八年正月公会王/人于洮六月应禘以在会未还故至七月乃禘君子原) …… (第 13b 页)
(情免之礼不合讥而书之者为致夫人故书七月禘也 献子
既七月而禘非时失礼春秋之例非时祭者皆书)
(于经以示讥 (第 14a 页)
献子
以后之禘而用七月不书于经而不/讥者郑释废疾云宣八年六月有事于大庙禘而云有)
(事者虽为卿佐卒张夲而书 …… (第 14a 页)
 云二文不同必有一谬礼记后人所录左传当得其
 真若七月而禘献子为之则当献子时应有七月禘
 者烝尝过则书禘过亦宜书足知礼记之言非 献子
 
也按彼疏较此疏为尤确
外宗为君夫人犹内宗也疏君内宗为君○按上君字
 衍
赞大行曰注疏朱白苍是也既重云 (第 29a 页)
 (献子曰启蛰而郊礼记左传俱称献子而记言日至/传言启蛰一人两说必有谬者若七月而禘献子为)
 (之时应有七月禘矣烝尝过则书禘过亦应书何以/献子之时不书七月禘也是知 献子
夲无此言不得)
 (云礼记是而左传非也明堂位言正月郊者盖春秋/之末鲁稍僭侈见天子冬至祭天便以正月祀帝 (第 19b 页)
 (真若七月而禘献子为之则当献子之时应有七月/禘者烝尝过则书禘过亦宜书何以献子之时不书)
 (七月禘也足知礼/记之言非 献子
矣)○南遗为费宰注费季氏邑叔仲 (第 14b 页)
  孝   鄂   哀
 小子侯 缗(哀/弟)曲沃武公  献   君卓
 惠(卓/兄)  怀   文 (献/子)
  襄   灵
 成(褒/弟)  景   厉   悼(襄曾/孙) 平
 昭   顷   定   出  (第 67b 页)
  (二十/五)鲁郊以启蛰记言周之孟春不可信
如此传注必是建寅之月方始郊天周之孟春未得郊
也礼记明堂位曰鲁君孟春乘大辂载弧韣以祀帝于
郊季夏六月以禘礼祀周公于大庙季夏周之六月即

孟春周之正月矣又杂记云孟献子曰正月日至可以
有事于上帝七月日至可以有事于祖七月而禘献子
为之如彼记文则鲁郊以周之孟春而传言启蛰而郊
者礼记后人所录其言或中或否未必所言皆是正礼
襄七年传孟献子曰启蛰而郊礼记左传俱称献子而
记言日至传言启蛰一人两说必有谬者若七月而禘
献子为之时应有七月禘矣烝尝过则书禘过亦应书
何以献子之时不书七月禘也是知 献子
本无此言不 …… (第 17b 页)
  (四十/六)山川废主谓改其名
注改其山川之名正义曰废主谓废其所主山川之名
不废其所主之祭之者汉文帝讳恒改北岳为常山讳

名不废岳是也刘炫云废主谓废其所主山川不复更
得其祀故须改其山川之名鲁改二山是其事也
  (四十/七)鲁虽亲尽犹讳具敖 献子
失问
晋语云范献子聘于鲁问具敖之山鲁人以其乡对献
子曰不为具敖乎对曰先君献武之讳也是其以乡名
山也礼 (第 33a 页)
月而禘献子为之
则当献子之时应有七月禘者烝尝过则书禘过亦宜
书何以献子之时不书七月禘也足知礼记之言非

  (二十/六)穆子引行露言非才不可居位 (第 14a 页)
禘献子为之则当献子之时应有七)
(月禘者烝尝过则书禘过亦宜书何以献子之/时不书七月禘也足知礼记之言非 献子
矣)隧正(孔/氏)
(曰五县为隧则隧正当周礼之遂人也掌诸/遂之政令徒役出诸遂之民故为主役徒者)使掌公 (第 5a 页)
一人两说必有谬者若七月而禘献子为之
时应有七月禘矣烝尝过则书禘过亦应书何以献子之时
不书七月禘也是知 献子
本无此言不得云礼记是而左传非也
明堂位言正月郊者盖春秋之未鲁稍僭侈见天子冬至祭天
便以正月祀帝记者不 (第 11b 页)
月而禘献子为之则当献子之时应有七月禘者
烝尝过则书禘过亦宜书何以献子之时不书七月褅也足知礼
记之言非 献子
矣 注隧正主役徒 正义曰九年注云隧正官
名五县为隧则隧正当周礼之遂人也掌诸遂之政令徒役出诸遂
之民故 (第 21b 页)
 侯国其水东南流注绝水(绝水当即今浮云河/长平水当即今许河)绝水
 又东南流径泫氏县故城北竹书纪年曰晋烈公元
 年 赵献子
城泫氏绝水东南与泫水会水导源县西
 北玄谷东流径一故城南俗谓之都乡城又东南径 (第 20b 页)
 城
故关城北二十五里秦时城今里名故关
羊头城魏志泫氏有羊头城
高平城魏志永安中置高平县治高平城
盖州城东十里即今米山镇唐武德初置天宝间废
泫氏故县县西二十里竹书纪年晋烈公元年 赵献子
 城泫氏后魏析置高平今王报村犹称旧县水经注
 泫氏故城南世祖建武六年封万普为侯国 (第 12b 页)
 (起为邺令引漳水溉邺民歌之曰邺有贤令兮为史/公决漳水兮灌邺旁终古舄卤兮生稻梁与史记不)
 (同/)
(辛/未)十有六年命晋韩启章 赵浣
伐齐
 王命韩氏赵氏伐齐入其长城(括地志齐长城起济/州平阴县缘河历泰) (第 37b 页)
考者书某君某元年其史本)
(无名者书/某君元年)
(戊/寅)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是为/文侯)赵籍 (献子浣
之子/是为烈侯)
韩虔(武子启章之/子是为景侯)为诸侯(考魏斯立已二十一年赵籍/韩虔立各六年是岁始建 (第 1a 页)
  已迁主讳议(魏/) (大唐/)
魏王肃议高皇讳明皇帝既祔儒者迁高皇主尚书来
访宜复讳不及引殷家乃或同名荅曰殷家以甲乙为
字既二名不偏讳且殷质故也礼所谓舍故而讳新诸

侯则五代不讳天子之制恐不得与诸侯同五代则不
讳也春秋鲁讳具敖二山五代之后岂可不复为讳然
已易其名则故名不复讳也犹汉元后父名禁改禁中
为省中至今遂以省中为称非能为元后讳徒以名遂
行故也春秋时晋范献子适鲁名其二山自以为不学
当献子时鲁不复为二名讳而 献子
自以为犯其讳直
所谓不学者也礼曰诗书临文庙中皆不讳此乃谓不
讳见在之庙不谓已毁者也文王名昌武王名发成 (第 27b 页)
 (庙为之规制未备皇祐二年经略使田瑜徙于郡东南/隅熙宁元年经略使张田展东城复徙于国庆寺东程)

(师孟蒋之奇相继成之绍圣三年诸生以市廛非弦诵/之地请于知广州章栥又徙于城东南隅番山下即今)
(学也熙宁四年程师孟再任经略使始置学田以赡学/徒乾道三年经略使龚茂良建御书阁淳熙四年转运)
(使 赵浣
增创亭斋泮池嘉定五年教授许巨川建观德/亭于番山下淳祐四年经略使方大琮改建飞阁中塑)
(圣贤燕居像位旁 (第 2a 页)
 
日蚀 齐田庄子白卒子和立是为太公相齐宣公
齐田盻及邯郸韩举战于平邑邯郸之师败遂获韩举
取平邑新城(盻一作汾邯郸/赵邑 竹书)
 
 
秦初令吏带剑 晋魏斯伐秦筑临晋元里 晋韩武
子启章卒子虔代是为景侯 晋 赵献子浣
(第 98b 页)
(献子
追/称献侯) (第 98b 页)
 盖脱字 世本 幽公生烈成公止

十八年幽公淫妇人夜窃出邑中盗杀幽公魏文侯以
兵诛晋乱立幽公子止是为烈公
  烈公
 纪年 晋烈公公元年韩武子都平阳 赵献子
城泫
 氏
十九年周威烈王赐赵韩魏皆为诸侯
二十七年烈公卒子孝公颀立
  孝公 (第 19b 页)
十六年日食 赵浣
卒子籍嗣曾元北游见燕君而归或
曰燕何以不用子元曰燕君之志卑志卑者不求取也
十七年三晋比年伐秦秦兵数败 (第 16b 页)